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加坡公司会计知识 |
作为新加坡公司会计外包公司,我们有的时候会遇到一些账目很杂乱,需要重新建账的企业,这是一个很繁琐的过程。下面,新加坡德信会计师事务所小编根据多年的经验为大家支招如何去处理这种情况。
1、清产核资
重新建账的第一个难关,并不在会计层面,而是在公司层面。如果要重新建账的话,首先需要进行清产核资。
清产核资简单说就是盘点,盘点公司全部资产与负债。
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会计混乱的公司,往往资产管理混乱、产权不清,理清资产产权是重中之重。
在实物盘点基础上,对产权不清的资产制作待处理文件,推动公司高层进行决策,确定全部资产归属。尤其关联企业之间、股东与企业之间、母子公司之间,产权清晰这一步不能完成,则难以成功建账。
2、确定成本
理清资产产权后,是确定资产成本。这是一个技术活。原则是既要有原则,又要会变通。
比如,机器设备的原值,可以找发票、找合同,尚属轻松;在建工程则可能有部分发票、有部分白条,有部分白条都没有了,就比较麻烦。要核清一个相对正确的原值,工作量可大可小,可以结合自己的工资水平来选择态度和方法。
3、试算平衡
完成相关成本确认后,就进行试算平衡的工作。
上述盘点表的资产与负责归集入相关的资产负债科目,制作平衡表,资产与负债的差额,就是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中,除非有确凿依据据,否则尽量不要确认资本公积。用科目汇总表中资产与负债的差额,减去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差额就是未分配利润。
于是,表就平了。理论上讲,资产负责表也就出来了。
4、调整批准
上一步虽然可以做出资产负责表,但很可能有问题,比如,公司实收资本当初是虚的,这就可能导致巨额亏损,报表极不正常。利用新建账的机会,可以进行调整。
调整时,重点考虑利润或亏损的金额和资产负责率这两个指标,结合公司大致情况,应该可以大致做一个判断,看是否正常。如果不正常,尽可能找到原因。
一个大体通得过的资产负债表出来后,就要上报公司领导层,会计对其中的数据进行说明,对不能确定性因素、调整中的想法,让领导层进行确定。
此时,可能涉及到要补一些合同、制度、董事会决议、请示报告等资料,甚至可能需要修改公司章程。这些都必须一并进行完善。
一旦公司领导层会议批准了新资产负债表,则相当于形成了全新的账务资料。
5、期初余额
上面这个经公司股东会或董事会批准的表格,就成为了建账的基础,将其登记入相关的科目期初余额,建账就完成了。
但有时,公司之前并非没有账,而是有账但非常混乱,并不愿意直接重新登记期初余额,此时,应该按新账与老账的各科目金额差异,计算出差额,然后统一做一笔多借多贷的调整分录,就完成了老、新账的过渡。
6、后续调整
有时,当以上工作做完时,才发现还有一大笔资产、负债计漏了,或者某些计入的资产要调出来。遇上这类事当然是倒霉。所以,前期工作一定要细致,以减少不必要的调整。
必须要调整时,首先是把这些资产负债的情况整理成表格,交由公司领导层、董事会、股东会等机构进行批准,走完手续。然后,重新制作新的试算平衡表,相当于把前面的工作用新数据重做一遍,形成新的平衡表。
对于新表所导致的各科目的差额,做一笔分录结平即可。
7、计税基础
建账完成后,涉及另一个方面的问题就是税务问题,即资产计税基础该如何确定,这才是建账过程中,最令人头疼的问题。
新加坡德信会计师事务所由专业的新加坡注册会计师组成,为企业提供新加坡公司会计,审计,注册,年报,税务等一站式专业服务,协助企业提高管治水平,开拓商机。